關閉→
當前位置:文字吧>實用文>實用文精選>影視攝影攝像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影視攝影攝像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文字吧 人氣:7.04K

影視攝影攝像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影視攝影基礎知識 篇一

1、景別與影片風格:景別的排列和節奏:時間,景別落差。景別的排列形成重複,重複是風格與韻律。

2、空間:電影空間是銀幕空間,不是真實空間,電影攝影機有分解空間的功能,電影導演有組合空間的能力。注意機位跳躍的幅度,機位跳躍點越多,看見和再現也就越真實。要注意影片有多少空間形式。有些著名的影片只有黑夜,空間也拍攝得很好。

3、機位設定:電影的核心是攝影機,戲劇舞臺的核心是人,觀看方式和創作方式完全不同。

4、運動:攝影機的外部運動。目的:改變視點以及創造節奏。運動的速度決定了畫面的運動。攝影機創造得複合運動所創造的畫面視覺將是很精彩的。攝影師是很願意在導演的意圖下進行攝影機的運動。

5、色彩:色彩是人的情緒的外化,是個人心理的外延。要觀察色彩的整體情緒基調和綜合感覺。不要單獨的局部和場次的色彩。

6、光線:唯美:是與生活不一樣的,自然:是靠近生活又不與生活一樣。攝影師是要在自然的拍攝中追求唯美。攝影的肖像光是我們攝影師的看家本領。攝影師必須控制光和使用光。是人物造型的關鍵。

7、角度:角度=視點,角度=構圖。拍攝人的時候仰拍都是比較好看的,布光混亂,中國的電視播音員全部是俯拍,肩膀做得很窄。而歐洲的電視播音員總是仰拍5度到15度,肩膀得服裝做得很寬。

8、區域曝光,局部處理:曝光的局部處理,該黑就黑,該毛就毛。

9、分析對話:對話是推動情節的最好方式,對話是開放的,動作是封閉的,分析說話的狀態,速度、音量,說話方式,說話與動作的關係。美國動作片與語言沒有關係,但是敘事一直在前進。

10、動作:有兩種情況:是環境造成的還是內容造成的。動作是做出來的不是演出來的。在分析影片的時候,一定要將動作與攝影機的運動分開來分析,攝影機的運動是導演的表現方式,動作上一演員的表演方式。

11、影像透視:是否變形,現代電影的任務變形已經成爲時尚,但是要注意變形是影片的風格還某場戲的手段。後者的表現力沒有力量。一次手段,二次是重複,三次是風格、四次是大師

12、景深:可以形成場面調度,超焦距也是控制景深的方式,景深範圍小的手段是吳宇森創造的,有許多美學意念。他的拍攝手段往往與高速拍攝連在一起的。

13、敘事主體:是人還是物,張藝謀的《大紅……》《紅……》中物與人是相同的主體。

14、影調:是畫面的明暗關係,例如《辛德勒的名單》的結尾。要學會影調控制。黑白拍攝要考慮影調的關係。即使拍攝彩色也要用黑白的觀看方式比較一下明度關係。要學會用色調控制觀衆的視覺生理和規律。

15、視線:是語言以外的交流方式。看鏡頭和看畫面左右效果不一樣。視線一定是對應和呼應的。視線的作用,在情節和景別構圖中是很重要的。

16、軸線:一個場景中兩個人物關係的變化,軸線是人物和機位的關係,要注意軸線是單一軸線和多元軸線。

17、調度;有兩種:A在場景空間充分調度人。B調機位,用機位將人和場景調度和組織在一起。要分析機位如何表現人物,分析人物在場景和畫面中的什麼位置。人到環境到,人到光線到,人到形象到。是調度的方法。

18、位置:人在畫面中的位置。人物的位置處理可以形成影片風格。同樣的談話戲,人物在屏幕上的什麼位置上一非常重要的。

19、場景:常規場景有外景、內景、實景。三種場景在影片中的比例會對風格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外景省錢,攝影棚費錢,外景出氣氛,內景齣戲,實景出調度。

20、鏡頭長度,影響到影片的長度和視覺生理壓力。單個鏡頭長——視覺壓力大;節奏慢——全片鏡頭數量少。國外電影一般1600—2200個鏡頭,國內是1500—1800個鏡頭。但是如何剪輯完全是感覺的過程。

21、鏡頭數量:現代電影觀念,鏡頭數量越多視點越豐富,資訊量也會大。鏡頭數量多將影響影片的敘事結構,運動鏡頭多鏡頭數量則少,也會影響到導演的敘事方式。

22、氣氛:環境氣氛的渲染和音樂的渲染,氣氛是虛的東西,無法量化,但是在對影片分析的時候要把握相關的內容。

拓展知識 篇二

影視攝影構圖手法

.對分式構圖。 篇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泛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具備電影、電視、廣告、圖片攝影攝像能力。能在電影廠、電視製作部門、廣告宣傳部門、音像出版部門從事攝影藝術創作、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進階專門人才

升降鏡頭 篇四

這種鏡頭技巧是指攝像機上下運動拍攝的畫面,是一種從多視點表現場景的方法,其變化的技巧有垂直方向,斜向升降和不規則升降。在拍攝的過程中不斷改變攝像機的高度和仰俯角度,會給觀衆造成豐富的視覺感受,如巧妙的利用則能增強空間深度的幻覺,產生高度感,升降鏡頭在速度和節奏方面如果運動適當,則可以創造性地表達一個情節的情調。它常常在用來展示事件的發展規律或處於場景中上下運動的主體運動的主觀情緒。如果能在實際的拍攝中與鏡頭表現的其它技巧結合運用的話,能夠表現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

移鏡頭技巧 篇五

這種鏡頭技巧是法國攝影師普洛米澳於1896年在威尼斯的遊艇中受到的啓發,設想用“移動的電影攝影機來拍攝,使不動的物體發生運動”,於是在電影中他首創了“橫移鏡頭”,即是把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向軌道的一側拍攝的鏡頭。

這種鏡頭的作用是爲了表現場景中的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空間關係,或者把一些事物連貫起來加以表現。移鏡頭和搖鏡頭有相似之處,都是爲了表現場景中的主體與陪體之間的關係,但是在畫面上給人的視覺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搖鏡頭是攝像機的位置不動,拍攝角度和被拍攝物體的角度在變化,適合於拍攝遠距離的物體。而移鏡頭則不同,是拍攝角度不變,攝像機本身位置移動,與被拍攝物體的角度無變化,適合於拍攝距離較近的物體和主體。

移動拍攝多爲動態構圖。當被拍攝物體呈現靜態效果的。時候,攝像機移動,使景物從畫面中依次劃過,造成巡視或者展示的視覺效果;被拍攝物體呈現動態時,攝像機伴隨移動,形成跟隨的視覺效果。還可以創造特定的情緒和氣氛。

移動鏡頭時除了藉助於鋪設在軌道上的移動車外,還可以用其它的移動工具,如高空攝影中的飛機,表現曠野時候的火車汽車等。其運動按照移動方向大致可以分爲橫向移動和縱深移動。在攝像機不動的條件下,改變焦距或者移動後景中的被拍攝體,也都能獲得移鏡頭的效果。

.垂直式構圖。 篇六

將畫面左右或上下一分爲比例2:1的兩部分,形成左右呼應或上下呼應,表現的空間比較寬闊。其中畫面的一部分是主體,另一半是陪體。常用於表現人物、運動、風景、建築等題材。

TAG標籤:#攝影 #新版 #多篇 #攝像 #